蓬勃有为,兼容并蓄,为理想拼搏而充实,为未来跋涉而幸福,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哲般年华”的浓缩与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一帆,体会她是如何在“主动忙碌”中不断超越自我的。
个人简介
王一帆,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2021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曾任院研会学术部干事。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以二作参与发表SSCI二区外文期刊论文一篇,一作撰写论文获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作为入会代表发言,主持一项校级科研创新立项并结项,参与省级基金项目立项。
善于规划,主动忙碌
研一课程庞大紧凑,科研任务接踵而至,王一帆刚踏进财大校园,没等感受再次回归校园生活的闲适惬意,就开启了三点一线、紧张而规律的学习生活,她深知两年的研究生生活稍纵即逝,想抓住学生生涯的尾巴就要端正态度、严格规划。她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学业任务,在导师的鼓励下以兴趣爱好推动科研学习,积极投身研会学生工作,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校园朗诵比赛、阳光长跑、校园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实学习生活,希望把握机遇、不留遗憾。
敬畏学术,勇于求知
采访中王一帆同学表示:“我发现从兴趣和问题出发,做学术研究其实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需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勇于求知,才能收获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我一直把学问研究视做一位温润智慧的老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他面前无所遁形,只有时刻秉持敬畏和谦卑才能补救自身的浅薄。”
采访环节
问:
请问师姐关于发表文章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们?在写作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答:
个人发表的文章也屈指可数,不敢高谈阔论自己的经验,只是想告诉大家,文章只是理论分析和实践成果的书面记录,切忌将期刊论文视做学术勋章,以自我标榜为目的进行科学研究。
如果谈及在撰写过程中的点滴体悟,我想那应该是要常读常练,有足量的输入才能炼成有份量的输出,另外对于文科生来说,更要重视实践和直接经验,否则在写作时就会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般的乏涩。
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考文献体量庞大,要有条理地梳理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总结过往几年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就像茶壶煮汤圆,有货倒不出,这曾经让我感到非常困惑,但在查阅大量文献、熟练掌握EndNote、知网研学等中英文文献整理软件之后,我自己在阅读时就会以写作目的为导向开始对文献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并且重点标记记录,这样一来文献有了等级条理,文章论据也有证可循。
问:
请问师姐是如何平衡参加课外活动和学术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答:
我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时间紧要求高,因此更要明确未来发展规划和个人兴趣优势,分清主次。我个人比较喜欢文字工作,因此将重点放在了科研上,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条件下再参加其他休闲放松类课外活动。从价值意义上讲,二者并没有孰轻孰重之分,但如果样样抓,反而会样样松,所以同学们大可放松心态,大胆尝试,相信认真投入就会有可喜的收获。
另外,如果有想法或困惑不妨大胆与导师交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非常庆幸遇到了唐小晴老师这样优秀又温暖的老师,她在学术和生活上给予了我莫大鼓励和无私指导,无论作为一位学者亦或是一位女性,唐老师都将是我前进和追逐的方向。
寄语
王一帆同学希望与同学们共同勉励,慎度光阴、刻苦求索、修缮自我,警惕思想懈怠、面子工程、畏难情绪,既要有敢想敢实践的心气,也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学习固然重要,但也需有张有弛,呵护身心健康,有的放矢,明晰自身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