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原以为我的专业和文学没有关联,就能将课外阅读从我的生活中抹除。但开学几个月后,我逐渐意识到,生活带来的困扰总是层出不穷,而光凭课本里的知识并不能解决问题。幸运的是,通过参加读书会,我不仅深入理解了古代文人的文章、诗词、绘画等作品,同时也借助他们的人生事迹重新审视了我的生活。在我看来,阅读经典不是对文字的走马观花,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收获内心的平和与坦然。
经典不仅记录了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它还沉淀了人生的起承转合。自古宋人爱梅,说起咏梅诗,就不得不提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边开着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路过的人驻足,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因为梅花特有的香气,正幽幽传来。这首五绝,是一代梅花诗经典。也是王安石在写自己,那份清幽,坚守与孤傲,都是一名诗人,一名政治家的真实写照。
公元1045年,王安石初出茅庐,22岁金榜题名。历来,朝廷上的官员爱走捷径,拉关系,找靠山。但王安石告诉自己:相比于前程和俸禄,我应该关心百姓,关心朝政的清廉。这是他的初衷,也是他一直以来恪守的本分。所以,他拒绝了别人梦寐以求,赴京求职的机会,主动提出到偏远地区任职。20年来,他开荒地,修水利,治洪涝,深入基层。只有经历艰苦卓绝,才能看清世间。于是,一首《登飞来峰》脱口而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君子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是为了更大的抱负。王安石就是如此。1068年,宋神宗慕名召见。此时的他,早已名满天下。一见皇上的面,他就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神宗年轻气盛,一拍大腿:“好!”从此王安石掌握了实权。此时,他想起了偶像范仲淹那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69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那一年他50岁,眼神依旧坚定。可惜,他的变法触及了保守派的利益。于是,由范仲淹埋下的党争祸患,又重新浮出水面。恶意变成一支支利箭,刺在王安石的凡人之躯上。朝廷上乌烟瘴气,那个时候的朝廷,外戚宦官富可敌国,只要有损他们的利益,他们就跟你玩命。而王安石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孤军奋战,像寒梅一样凛冽。几年间,王安石两度罢相,最终黯然离开。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尽废新法。王安石也老了,他的变法,如昙花一现。
历史上,对于“王安石变法”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变法期间,是两宋最为辉煌的岁月:32个粮仓满满当当,西北战场一扫疲态,一向孱弱的大宋军队甚至有能力压制西夏,累计的财富更是用到宋徽宗时期。但在那个时代,人人都议论朝廷之事,却把自身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忠诚当邪恶,把善良当窃贼。而王安石能做的,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毕竟,懂你的人,自然会懂。就像诗里说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千载之下再读王安石,那是来自900多年前,那一枝倔强的梅花,飘着凛傲的香气。
经典的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时光已逝去,穿越百年云烟,透过王安石诗词、文章,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颗崇高而炽烈的心。考研还是就业?企业还是编制?这是长期困扰大学生的几个问题。如果我们尝试走进经典,与作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或许就能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或共鸣中理解人生的意义,从而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的志向为他昭示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柱,使他始终不渝地忠实于少年时代的誓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选择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严华经》里的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既是我辈青年应该学习的精神,也将成为陪伴我们终身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