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敏)4月27日下午,武汉大学知名学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星久教授应邀在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开展了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政治学系副系主任张敏老师主持,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副院长万健琳老师、政治学系罗雪飞老师等参加了此次讲座,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部分本科生、硕士生以及校外慕名而来的学子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星久教授首先从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评价出发,提出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进而,张教授阐述了国家形象建设的两个基本认识前提:一是应该承认在“国家形象”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的评价标准和文明准则,在民族国家特殊性的基础上亦存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国家形象不仅反映一国的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更包含了对人类文明肩负起道义责任的综合国力与意识形态影响力。
接下来,张教授对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进行了横向分析,从政府、企业、国民、景观、舆论、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切入,指出国家形象建设不仅是外交问题,更是内政问题,对内治理的“善政”才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厚实资本,其核心问题是政府和国民的现实作为。张教授认为,国家形象建设不仅取决于政府“怎么做”,还取决于人民“怎么做”;不仅取决于国际上“怎么看”,更取决于国内人民“怎么看”;不仅取决于硬实力,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本价值、道德文明的感召力、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系统的影响力,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在讲述期间,张教授引入各种热点问题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极富感染力。
最后,张教授提出了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是追求“美好国家”而非“完美国家”。其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练好内功”,内外兼修,防止和减少极端思想和“最恶劣事件”的发生;二是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行“常态化”外交,用更加开放、理性、务实的心态处理外交事务,深入了解海外受众,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基础上,张教授还批判了当前在国家形象建设问题上流行的几种错误认识:唯利论与硬实力观、片面阴谋论与极端民族情绪、暴力论、民众无所作为论等。并提出国家形象塑造的六个原则,即:坚持和平与发展,理性对待、管控冲突;从有你无我到互利共赢;强化对人类文明和目标道义的担当、引领意识,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道义的高度处理问题,善意看待世界;练好内功,加快政治制度改革步伐,实现良善内政,使政府行为具有可预见性;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解决生态问题;改善外交策略,使意识形态宣传更具说服力。
在讲座最后,张敏老师总结道,“中国崛起”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成为真正“负责任的大国”,因此必须占据道德制高点,胸怀世界、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也是张星久教授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在提问环节中,张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认真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此次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张星久简介:1956年10月生,山东成武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现兼任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与行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任日本同志社大学客座研究员,2005至2006年任日本创价大学客座研究员。作为武汉大学和武汉地区高校中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曾多次因教学科研成就突出受到武汉大学表彰,曾荣获武汉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研究以及中西政治治理理念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台湾政治风云》、《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述论》、《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近期将出版《中国政治思想史》(古代部分),在《政治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学海》、《学习与实践》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有重要创见的论文三十余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